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办学歷程
興學育人,桃李輩出
記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辦學歷程
作者:劉淑英
伊斯蘭教是在十九世紀初傳入香港,其淵源可追溯至十七世紀中葉。清順治七年(165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首次派商船來華,停泊香港,船上有不少印度籍的穆斯林商人和海員,他們是首批踏足香港的穆斯林。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香港被正式割讓,也逐漸發展成為英國在遠東的重要港口。於是,越來越多的信仰伊斯蘭教的海員、士兵、商人及其眷屬來到香港,世界各地穆斯林中的一部份,由於他們早期與港英政府的關係,因而得到當局的照顧,在香港的政治、經濟生活中享有重要地位。香港穆斯林中的另一部份是華人穆斯林,華人穆斯林的先輩是在開埠前後移居香港的內地回民,主要來自靠近香港的廣州、肇慶等地。這批早期定居的回民,一般文化程度較低,普遍不懂英語,而港英政府向以英文為主,因此華人穆斯林只能找到較低微職業,以維持生計,社會地位與外籍穆斯林相比差距較大。
在這種情況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由幾位元熱心人士發起組織的華人穆斯林團體 - 「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以發展教務和推廣教育事業,服務社會大眾為創社宗旨建立起來,在建社初期,還未向政府正式註冊(1929年才在香港註冊),便致力開辦中華回教博愛學校,可見博愛社前輩對興辦回民教育的迫切心情。辦學目的就在於爭取改變香港華人穆斯林因歷史造成文化程度低下,就業門路狹窄的局面。當時博愛社的前輩已意識到只有重視教育、培養人才,華人穆斯林才能在社會上爭得一席之地,從而改變在香港穆斯林社會中受歧視的狀況;他們也考慮到,老一輩回民往往擔心子女因受教育而逐漸遠離宗教的顧慮,兩全之策只有回民自己辦學才不致顧此失彼。經各方努力,終於在軒尼詩道的社址,辦起了大家盼望已久的中華回教博愛學校。限於校舍和經濟條件,學校只能辦成私塾式的經費學校,教學內容以伊斯蘭教教義及《古蘭經》為主,並兼授漢文,僅聘一位阿訇和一位中文教師任教,因學生程度參差不齊,還要採用復式教學,條件也較簡陋,但開辦後很受回民歡迎。
為了進一步發展教育,部份有識之士又建議,學校應向香港教育署申請註冊,經批准正名為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義小。1923年學校遷至灣仔陳東裡社址,並按普通小學設置課程,另增教阿文課,因校舍條件關係,只辦初級小學,以回民子弟為主,首任校長是馬慎康先生。在第二任校長楊一飛先生任內,租得糖街一屋樓宇,作為分校,學校擴充為完全小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為日軍佔領,學校停辦,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香港光復,當時校舍己遭炮火毀壞,為了回民子弟的學業,熱心教育的博愛社同仁,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首要任務是重修校舍,因而動員全港華人教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經兩年努力,把校舍修復,使博愛社小學在1947年得以復課。
經過戰亂和社會發展的影響,香港華人穆斯林普遍已認識到教育的重要。對子女受教育已比較重視和支持,故回民學生求學者驟增,博愛社小學的校舍便不敷應用。博愛社戰後新一任理事,繼承博愛社一貫重社辦學的傳統,在1950年底,召開特別同仁大會,討論擴充校舍問題,得到與會者一致贊同,決定將前兩年博愛社為籌建新社所籌得到的款項,在原址擴建,經各方努力,終於在1953年2月1日,一座四層的樓宇 - 博愛社新社址落成。為發展教育事業,除博愛社必要的辦公用房外,其餘均由學校使用。逐辦成六個班額的完全小學,學生264人。為了將學校辦得更好,新校舍落成後,增聘教師,添置圖書、儀器等,使博愛社小學發展成為一所較有規模的學校。為鼓勵回民子弟減收學費,對成績優異或清貧者,還設立免費或半費學額,費用不足部分由校董和熱心教胞按月捐助,直至1963年,博愛社小學被批准為政府資助學校才停止捐助。
博愛社常任執委,進一步考慮到穆斯林子弟小學畢業後升學的需要,有必要設立中學,便在1961年成立籌備委員會籌辦伊斯蘭英文中學。在香港一個團體要籌辦一所學校,絕非易事,既要在寸土寸金的港島尋覓一塊合適的學校用地,又要解決巨額的建校經費,幸得全港教胞的齊心協力,這些困難終得以迎刃而解。當時任博愛社主席的脫維善先生,雖商務繁忙,仍親任建校籌委會主任委員,經多方奔走,首先爭取香港政府批准在雲景道撥地興建校舍,接著是籌措建校資金,成立了籌建中學募捐大隊,向全港中外穆斯林發動募捐。經多方努力,才自籌得40萬港元和政府免息貸款160萬港元,香港伊斯蘭英文中學終於在1970年6月建成,並于同年9月開課。博愛社主席脫維善被推選為第一任校董會主席兼校監,在脫主席的悉心關懷下全港穆斯林的愛護下,香港伊斯蘭英文中學辦學成績日漸顯著,在社會上享有一定聲譽,1978年該校批准為香港政府資助學校,也被譽為東南亞唯一的一所伊斯蘭英文中學。
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為更好擔負起培養人才的責任,1980年向香港教育署申請,先後在屯門、友愛村開辦伊斯蘭小學和伊斯蘭幼稚園,1989年在青衣、長安村興辦伊斯蘭博愛幼稚園,1993年在元朗天水圍開辦伊斯蘭脫維善紀念幼稚園,1996年在西灣河耀東村開辦伊斯蘭徐錦享紀念幼稚園,1997年在慈雲山開辦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同年為紀念脫維善先生的功績,在柴灣開辦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為開辦以上學校,歷屆博愛社的執委都由華人穆斯蘭擔任,中小學校長也是華人,如伊斯蘭英文學校校長羽智雲,兩所小學的校長是哈殿昌、哈喜昌昆仲。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博愛社歷屆執委會的重視下,全港華人穆斯林已今非昔比,他們無論在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社會地位都有很大的進步,湧現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如在學術界中的佼佼者、香港中文大學楊汝萬教授,醫學界的心臟專家王壽鵬醫生,法律界大律師張永賢、馬豪輝,銀行界大班楊汝谷、徐錦華、會計師周兆謙、楊禮護;成功的工商界人士如脫維善、脫瑞康父子、哈雲龍、哈奇偉父子,李倫傑等;教育界羽智雲、楊汝則、周澤雄、哈殿昌、哈喜昌兄弟等。此外,還有一大批各方面的專業人士和部分在香港政府任職的公務員,因篇幅所限,不一一列舉。更可喜的是,新一代的華人穆斯林,不少現正在香港各大學攻讀,或留學歐美各國,其中部分已獲得碩士、博士學位,這些後繼者在香港回歸祖國後,在更加繁榮、安定的條件下學習、工作,將比其前輩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回顧香港華人穆斯林的發展歷程,從其先輩初到香港,不少目不識丁,不懂英語,只能從事較低下職業,處於社會底層。在經歷了近一個世紀,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全港約三萬華人穆斯林中,不僅整體素質提高,而且擁有各種高學歷和專業人才,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地位,成為香港穆斯林的主體力量。他們能夠有如此驕人的成績,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的前輩,在二十年代初,從華人穆斯林當年的困難處境中,能夠高瞻,宣導辦學,邁出了具有遠見卓識的一步。他們作為一個群眾團體,敢於自力更生,興辦學校,以後各屆執委及本屆主席哈耀恩和各位執委又能繼往開來,矢志不渝堅持下去,加上全港華人穆斯林在辦學的每個關鍵時刻同心同德,出錢出力,才能使香港華人穆斯林的教育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私塾式的經學堂到現在中、小、幼一條龍的系統教育。從自籌資金到辦出成績爭取到政府的資金和津貼,學校也從設備簡陋到現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他們是通過幾代人的奮鬥,在艱難曲折中走出自己的路,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的辦學精神,根據本地地區的情況,運用各種有效的辦法,興學育人,以提高回族人民的綜合素質,以便在向廿一世紀進軍中,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做出我們回族應有的貢獻。
(作者為廣東省廣州市回族聯誼會副會長)
中華回教博愛社位於香港灣仔陳東里七號。乃香港最大的華人穆斯林社團。成立於一九一七年直至一九二二年向政府註冊,全稱為「中華回教博愛社」。
本社乃香港政府註冊為有限公司之一的社團,並認定為慈善團體之一。獲稅務局豁免捐款稅項。由十五位執行委員 ( 兩年一屆 ) 組成的執行委員會管理本社轄下的一切事務,學校方面由社委任每五年一屆的校董會直接配合教育署管理校務工作。
本社創社初期,由於華人穆斯林人數不多,並且聚居於灣仔附近,故辦社目的,祗是為聚集教胞,舉辦宗教活動(如舉行紀念至聖穆罕默德聖忌、紀念聖女法圖瑪及紀念眾先靈和敬老的活動);其次是為穆民子弟開辦學校,教授古蘭天經及一般學校之課程。
時至今天,隨著香港社會的發展與擴展,華人穆斯林不再聚居灣仔附近,故而我社的活動除了仍繼續舉辦宗教活動外,還舉辦阿文班、古蘭經研習班、伊斯蘭公開講座、“達瓦”培訓班等,更參加香港六宗教思想交談會及不定期地到香港各大監獄探訪犯人,對他們宣傳伊斯蘭教義,啟發他們積極的面對人生,引導他們走上伊斯蘭的坦途。